*s1e VfJp
作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济三矿,自2001年矿井投产之初,就始终致力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井建设,倾力打造生态文明,走出了一条绿色洁净开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F8V*6Y=
eFwm"07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该矿以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新起点,以构建实施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及绿色洁净生产园、循环利用产业园、青山绿水工业园、低碳发展示范园、平安富美和谐园“一化五园”绿色生态文明矿井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生态文明品牌,努力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3!8V
Ie1XEtc
绿色洁净生产园 生产洁净化 ~\?@b.(S
fyINs3
这个矿牢固树立绿色开采理念,坚持采、掘、处“三元”洁净绿色开采模式,全方位实施井上下清洁生产。确保源头控制,应用井下综合防尘技术,采掘工作面和井下主要大巷实行多种自动喷雾降尘技术,强化设备撤除和车辆运输过程“动态化”清洁生产,对采掘大宗设备撤除,采用人工清扫、高压水冲洗等措施,保持运载过程中干净整洁,杜绝循环污染。对无轨胶轮车装载的松散材料等,采取覆盖防尘罩、限制装车高度和装载量等方式,确保运输过程无扬尘、无抛洒。加大井下生活垃圾控制,为井下职工班中餐配备专用餐具,杜绝塑料包装袋等垃圾,保证了生产行为过程清洁。 s*N?9=E
+k<FlCCtZ
他们充分发挥煤仓、封闭式皮带优势,实行煤炭储装运封闭式管理,实现了“出煤不见煤”。建设封闭式材料库房,将砂石、水泥等生产材料全部封闭式集中存放,解决了扬尘问题。设置井上下车辆冲刷点,所有运煤和进矿车辆清洁出入,矿车干净上井。为彻底解决地面排矸带来的环境污染,投入应用地面封闭式排矸系统,对提升矸石全封闭处理,实现“排矸不见矸”。 :kgOp%qRL
d'5\i#!
循环利用产业园 资源循环化 a`
rc=p_}
b]$`Au=
寒冬里,漫步济三矿工广区,高高的烟囱早已没有冒烟的情景,而室内却是温暖如春。 g43phX/n(
et=-6kKD
“矿内供暖供汽全部利用济三电厂余热,淘汰了供暖锅炉,实现了烟尘、二氧化硫零排放,做到了‘产煤不用煤’”。水电工区区长朱道杰这样介绍。 i"$/=H2
J+Uq`y3
该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着力于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废水、废渣、废气在循环产业链中得以充分利用:生活污水及矿井水经处理全部回用于井下生产、洗煤、地面工广喷洒降尘、绿化、消防、厕所冲刷和济三电厂循环冷却水补充水,中水利用率达到100%,年节约新鲜水用水量280多万立方米,实现污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研发应用短壁充填开采技术,是煤炭行业第一家单一使用掘进矸石充填及配套充填液压支架技术的企业,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减轻开采带来的地表塌陷和村庄搬迁问题。煤矸石(煤泥)用于发电,每年消耗洗矸70万吨、煤泥40万吨。粉煤灰注浆系统可使发电产生废料粉煤灰经管道直接输送到井下用于防火注浆。形成以“煤炭-洗选-电力-港运”为主导产业链,“煤矸石、煤泥—热电厂—电产品”、“矿井排水—水处理站—余热利用—生产、种养殖”等多条循环产业支链。 M[Gyc{<p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