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 hDwt3yef
[/size] 0cHJ}:F@"
[color=#000000] 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 *80
[/color] z]\A'S/9
——[color=#000000]尼采 L87LXRc
[/color] ;"XI"
10<hnm[
}<9vecy
其实在我的世界里尼采一直是个诗人,或者说他是具有浪漫气息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因为他的一生里写下了《[color=#000000]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著作,他的原名叫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他是德国人。 ? Ky\T=+?
[/color] sCa3T?'gk
西班牙作家艾伦·波西的《尼采治焦虑》,其实就如我们现在读的《孔子》、《孟子》,他们给中国留下的不仅仅是“仁、义、礼、智、信”,还有儒家思想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尼采很多流传的人生箴言,其实也在推崇一种理念,比如书中列举尼采的“我们会因为优点而被人惩罚,但我们的过错却又会被真诚的原谅。”作者就解释说爱的相反不是恨,而是漠不关心。那些讨厌你的人,其实都怀着一丝他们所不自觉的羡慕之情;嫉妒也是如此,妒火之中其实也往往夹带着些许钦羡的火星。我觉得作者的解读很到位,特别是在现实社会,确实到处存在这样的现象,可见尼采早就体会到了,甚至告诉我们要学会反思。[/color] \M< |